藏族望果节
2018-09-06 22:39:06
  • 0
  • 3
  • 3
  • 0

援藏之前,曾听前辈说,西藏有很多别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,他们春耕要过个节,秋收也要过个节,其他重大或者喜庆的日子也都有节日。很多藏地的节日都和祭祀有关,寄托着藏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。望果节就是祈祷丰收的一种祭祀仪式和节日。

第一次得知望果节,是在7月底。当时乘车到市里开会,路过桑日县绒乡时,路边突然出现一条穿着民族服装敲锣打鼓的长长队伍,队伍的最前面举着经幡抬着一座神像,后面有人步行还有人骑马,众人一路又唱又跳。不远处的田野里,也有一条长长的队伍,也举着经幡,在田塍上边走边唱。藏族同事告诉我,这是当地农民在过望果节。

在网上查了下,望果节已有1500年历史,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,流行于拉萨、山南、日喀则等地。“望果”是藏语译音,意为“绕地头转圈”。藏语“望”指农日,“果”即转圈的意思, 望果节可译为“在田地边上转圈的日子”。

过了望果节,就要进入农忙了。因海拔高低不同,青稞成熟也有先后,所以望果节举办的时间也不一样,一般以村为单位,在青稞成熟时举行。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村,在服饰、活动的内容等细节方面都会不同。比如同样是曲松镇,曲松村转完田是戏班唱藏戏,下洛村转完田则是唱歌跳舞喝酒大联欢。

我参加的,是下洛村的望果节。

绒乡的望果节,我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朋友圈,宣传部的同事们说要带我去体验一下。8月24日晚,副部长白玛次旦通知我带好相机,第二天一起去下洛村过望果节。

25日上午10点,我们赶到下洛村时,村民们已在村口集合。大家都穿着盛装,绕着煨桑炉围成一个圈。煨桑炉正冒着烟,村民们不时往煨桑炉里撒青稞、糌粑和青稞酒,旁边栓着几匹马,村民正在整理马鞍。

男人们或背着鼓或举着经幡,站在队伍的前面,女人们背着用小箱子装着的经书站在后面,她们手里还都拿着像军乐团指挥棒的一样的棍子。白玛次旦告诉我,妇女们手中的棍子藏语叫“达达”(音),上面一般要装饰海螺、铜镜,有的还会装上翡翠等宝石。在古代,贵族娶媳妇时,会将“达达”别在新娘的脖子上,以示对这个女人的所有权。

祭祀仪式结束后,两名男子用青稞酒敬了天地,队伍绕着煨桑炉转了几圈,然后就朝农田出发了。走在最前面的男子,背着一个箩筐,箩筐里放在一个瓦罐,里面也在煨桑。“桑”是藏语的音译,是一种植物,可做藏香的颜料,燃烧会产生带有香味的浓烟,藏人祭祀时燃烧它祈福提运。为避免烫伤,瓦罐的外围塞满了青草。

走在第二位的男子,负责吹海螺。一路走,一路吹。接下来,是举着经幡和敲锣打鼓的男人。背着经书和哈达的妇女,走在队伍的最后。

队伍在田地间敲锣打鼓,边走边唱,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麦田一片金黄,饱满的颗粒让青稞苗都弯下了腰,一片丰收的景象。妇女们还把青稞、豌豆苗摘下来,绑在“达达”上,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。

走过一片田,来到了山脚下,旁边有几户人家。队伍停了下来,人们三三两两坐在地上,拿出零食、酥油茶和青稞酒开始野餐。几个人摆好坐垫,准备下一个祭祀仪式。

我常参加下洛村的活动,很多村民都认识我,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品尝他们的油炸果子。吃完果子,又给我倒了一杯青稞酒,一位阿佳殷切地望着我说:“三口喝完。”我喝一口,她往杯里填一点酒,喝第二口,她又填了一点,到了第三口我一下把酒喝光。村民家酿的青稞酒,入口微甜,度数也不高,比超市罐装的好喝多了。

看我喝完了,阿佳又给我倒了一杯,“要连喝三杯的。”大家都望着我笑了起来。家酿的青稞酒虽度数不高,但后劲很大,我正在吃控制心率的药,喝完这杯赶紧离开。宣传部驻村的干部小娃盛情地邀请我下午到村里去,“大家会唱歌跳舞一起喝酒,你来感受下藏族的热情吧。村民们准备了很多青稞酒,每人都要敬你一大碗。”要喝酒,我是不敢去的了。

吃完野餐,男男女女围成一圈,开始对歌和跳舞。五六名青年男子骑着马也过来了(刚才走的小路不适合跑马),绕着人群转圈子。附近的住户提着酥油茶和青稞,敬献土地,并邀请村民们一起品尝。

村民歌舞,田野里弥漫着欢快的气氛。等喇嘛念完经,队伍又出发了,他们要把村里所有的田地都转到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